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VEEN1030 课程学分:2.0
课程名称(中/英):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Introduction to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课程学时:36 实验学时:4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等
实验室名称:车辆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等
一、课程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主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中复杂设备的构造及功能,并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为原则,达到理论部分深入了解、技能部分广泛认知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的、各个方向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城市轨道交通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土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与牵引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验类型 | 学时分配 | 每组人数 | 必修/选修 |
1 | 轨道交通总体认识 | 基础性 | 2 | 20 | 必修 |
2 | 车辆总体结构认识 | 基础型 | 1 | 20 | 选修 |
3 | 信号控制及行车安全 | 基础型 | 1 | 20 | 选修 |
4 | 运营组织管理 | 基础型 | 2 | 20 | 必修 |
三、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建立对轨道交通各个基本系统的基本认识,尤其是道路、桥涵、车辆、牵引供电等。要求学生加深对车辆基本结构的认识:包括转向架各个关键环节、车钩、车体等。
1. 轨道交通总体认识:建立对轨道交通的道路、桥涵、车辆、牵引供电等环节的初步认识;
2. 车辆总体结构认识:了解车辆总体结构各部分及相互关系
3. 信号控制及行车安全:了解车辆信号控制原理
4. 运营组织管理:了解车辆运营组织过程和基本设计原理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勤:按学生出勤情况计分。请假必须有书面请假条作为凭证,病假一次扣1分,事假一次扣2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长期病假酌情扣分。
2.实验过程表现: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从事课程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否遵守纪律;观察、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后实验作业的完成情况,根据作业完成水平评分。
五、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道桥模型、各种车辆模型,各种转向架,多种车辆制动系统,受电弓模型。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姚林泉、汪一鸣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参考书:谈复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