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实践教学  实验大纲

《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日期:2016-07-10】 【关 闭】  【打 印

课程代码:TRTR1008 课程学分:3.0

课程名称(中/英):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 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课程学时:54                           实验学时:9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实验室名称:交通工程实验室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铁路客流、货流组织,车站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和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等等。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路局)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为从事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运输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分配

每组人数

必修/选修

1

车站作业计划编制

设计性

4

1

必修

2

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

设计性

5

1

必修

三、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项目1:车站作业计划编制

1.教学内容

为了使车站各车间、各工种协调而有节奏地进行日常运输生产,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技术站和货运站均设有调度机构,通过制定车站作业计划来组织指挥车站日常生产活动。实验项目包括班计划设计和阶段计划设计两部分内容。

①班计划设计内容

l  列车到达计划。各方向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及编组内容。

l  列车出发计划。各方向出发列车的车次、出发时分、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等。

l  装车、卸车和排空计划。本班应完成的装车数、卸车数、按方向和分车种的排空车数,以及取送调车的轮廓安排等。

l  班工作指标。中转平均停留时间、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和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等。

l  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

②阶段计划内容

l  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占用股道、编组内容和解体起讫时间。

l  出发列车的车次、出发时分、占用股道、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编组起讫时间。

l  各货物作业地点装卸车的取送时间、取送辆数及挂运车次。

l  其他有关事项。

2.教学目标

(1)分析设计资料,编制车站班计划,绘制车站班计划表。

(2)根据车站班计划表,编制车站阶段计划,绘制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3)掌握区段站班计划和阶段计划编制的主要环节,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

实验项目2: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

1.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生产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个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实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①计算区段通过能力。

②确定区段管内货物列车工作组织。

③编制列车运行图及机车周转图。

④编制设计说明书。

要求:

(1)设计前,认真分析原始资料,及时查阅相关书籍。

(2)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晰,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3)手绘图纸,保持图面清洁,线条粗细均匀,文字以工程字体书写,亦可采用AutoCAD设计打印;图幅采用坐标纸750mm×1050mm或A0:841mm×1189mm。

(4)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设计区段的技术经济特征、设计指导思想;说明设计的内容,设计步骤,计算方法及方案比选;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

(5)各项参数的取值应确切有据,计算应正确,运行图布局要合理。

(6)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交付文件齐全。

2.教学目标

(1)巩固课堂教学中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的相关理论知识。

(2)掌握列车运行图基本要素,重点掌握车站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3)掌握区段管内行车量的确定方法及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确定方法。

(4)掌握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5)初步掌握列车运行图的设计、计算、绘图等基本技能。

(6)通过绘制列车运行图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实验项目1:

(1)确定出发列车车流来源。

(2)编制装车计划。

(3)推算货车停留时间指标。

(4)编制阶段计划(技术作业图表)。

(5)编写车站作业计划设计说明书。

实验项目2:

(1)计算区段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力。

(2)制定区段管内货物列车工作组织。

(3)制定列车运行图及机车周转图。

(4)编写区段运行图设计说明书。

五、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彭其渊、王慈光编,《铁路行车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2.参考书:

①宋建业、谢金宝,《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②赵矿英、冯俊杰,《铁路行车组织与管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③彭其渊等,客运专线运输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④徐瑞华,轨道交通系统行车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出版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